2022年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召开重大科研进展新闻发布会,由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面向全球公布近期取得的两项重磅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科委,怀柔区政府等单位领导在发布会上致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科学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
一、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拓展
经过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数年研究和实验验证,提出并对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了成功拓展,相关成果近期也发表在Materials Today。该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将麦克斯韦方程组基于静态电磁场理论推广到运动介质的情形,成功拓展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运用范围,奠定了运动介质电动力学的理论基础。这是中国的科研机构对经典物理学基础理论创新作出的一次重要贡献。
二、首次提出接触电致催化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催化机制——接触电致催化。该成果利用材料间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引起的电子转移,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这是一种全新的催化机制,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更重要的是,接触起电普遍存在于各类材料间,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催化剂的选择和合成门槛,使我们现有的化学、能源等工业朝着更加低碳的方向发展。
本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两项重大科研进展,标志着纳米能源所在坚持我国原创科技发展战略中再次取得了重要成果。下一步,研究所将基于坚实的科研理论基础,将重大科研成果落实到产业化应用中去,助力落实首都科创中心战略定位,为全方位带动国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增长新模式做出积极贡献。
-- 媒体报道 --
【人民网】
【新华网】
【CCTV央视新闻】
【光明网】
【北京日报】
【中国科学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
【科学网】
【百度百科】